心理学书籍感悟与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

前不久看了两本小书,感觉很有意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一本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著,这本书重用了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主角们,我也没有看过这本童话,不了解主角们过往的经历与故事背景,但并不影响领略本书的精彩与感触。

生活·新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新京报电子报

本书以陷入抑郁症的蛤蟆先生与苍鹭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作为主线,以对话作为主要描写形式,演绎了蛤蟆先生从深度抑郁状态到自立自在状态转变的心理过程。整个故事短小精悍,但穿插着许多精妙的心理学知识与概念,结合蛤蟆先生的经历,给我带来了许多触动。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位蛤蟆先生在接受帮助与治疗,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太多与自己相似的地方。

看完书后回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1. Child Ego State(依赖)、Parent Ego State(支配)和Adult Ego State(自由)。书中认为很多人都被困在特定的心理模式当中,要么像自己儿童时期那样,要么像父母在自己童年表现的那样,很少在处理情绪时能够处于自由的、成长后的自我心理状态。书中以愤怒这种基础情绪为例说明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是如何释放情绪的,当我回顾我的童年和我在释放情绪 时的状态,不得不承认作者说的很有道理。只有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摆脱过往经历的影响,专注于当下的自我,才能够距离自在与解脱更近一步。image.png
  2. PLOM,Poor Little Old Me游戏。当处于异常心理状态时,人会无意识用这种小游戏,让自己回到小时候的无助状态,无法诚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进一步加固原有的心理状态,自怨自艾,丧失主动性。
  3. 人生坐标。“亲爱的蛤蟆,”苍鹭耐心地回答,“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这本书我读过已经有一些日子了,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不清,更多内容还是请诸位读者自行探索吧,如果对心理、情绪等方面感兴趣,这本书一定会有所裨益。

PS:当我读到主角团的富裕家境的时候,也会眼红心酸,或许这就是英国富豪的余裕?哈哈。


被讨厌的勇气

第二本书是《被讨厌的勇气》,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著。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与前一本书相似,主要通过一名年轻人与一名哲人的对话来讲述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些观点。老实说,我并不太喜欢这本书中个人认为有些浮夸的日式语言风格及心理状态背景,但我对语言背后的精神内核十分认同,甚至是与前一本书相比。

育儿理论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世界十分简单、幸福唾手可得”,就像书中提到的一名大师在演讲时说的那样,“今天来听我演讲的人,你们可以在接下来的40分钟内获得幸福。”这本书以青年对哲人的质疑开始,到青年折服皈依结束,讲述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看完书后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

  1. 课题分离。明白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哪些事情是自己无法控制的。这个观点我在以前偶尔翻过的《沉思录》上也有看到过,如果能够做到所谓“课题分离”,专注于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上,那么这个世界对个人来说就会从复杂变得简单,尤其是不要试图控制他人的想法与选择,哪怕是你的孩子。
  2. 接受自我。在爱死机第一季中有一个经典短篇《zima blue》,艺术家齐马最终选择剥离自己回归原初,他是一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行为令人震撼。但有时我会觉得这并不是好的探寻自我,人是这样复杂的一种动物,在旅途中会不断增加、减少、改变,人生应如花版灿烂、绽放、凋谢,需要学会接纳自己,在被窝里赖床不起的是我,在街头彷徨迷茫的也是我,荒唐过、错过的还是我。这不也是一种返璞归真吗,或许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鱼之乐”?
  3. 信赖他人,建立连接。信赖总是珍贵的,就我个人而言,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或许是被小时候宣传的“质疑权威精神”所忽悠?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只有信赖他人才能获得幸福,总之多给他人一份信赖即是多给自己一份宽容。有时候我会听人说情商是天生的,但我觉得与他人建立连接这种典型的行为一定是后天形成的,多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生活一定会更幸福。
  4. 人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人有价值吗?人生有意义吗?价值是相对的,只有被使用才会产生价值,但人应该是目标而非手段,人应该是产生价值的目的,而非用于产生价值的工具,所以人的存在才是价值的源头。“意义是可以被不断重新注入的”,我也曾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但是就像我曾看到的一句话“上帝死了,人因而自由。”,难道一定要有一个宏大叙事一样的大计划将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一颗螺丝钉吗?“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以上均为个人主观观点。这两本书的观点并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地方隐隐相悖,但是它们都最终指向人的解脱、自由与幸福,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