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楼市正开始新一轮的下跌
这周末,有认房不认贷的消息出来。
这个事情,从上个月开始发酵了一个多月终于落地。深圳据传已经开始执行政策,但暂不清楚京沪是否会跟进。
不过不管京沪是否跟进,只要政策不是悬而不决,而是有个确定的结果,就预示着买卖双方新一轮的博弈开始。
博弈的短期因素,买卖双方的心态占主导,但最终依旧是货币和供需基本面来决定。
但说起这个决定楼市走向的基本面,我看了网上很多文章,似乎没有一篇文章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不少专家也是瞎说一通。所以,这篇文章我来解释下这个问题。
一)货币超发的谎言
说起房价上涨,很多专家,会说这是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并拿出M2的数据作为佐证。
可是货币真的有超发吗?
我们知道,货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由央行发行,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印钞”。另一部分是信用货币,通过基础货币经由信贷进行放大(放大的倍数称为货币乘数),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M2。
真实的场景中,M2中的基础货币,也就是国家印出来的钞票,只占少部分,大部分其实都是民众或公司通过信贷派生出来的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可以通过你向银行借款而产生,也可以通过你向银行还款而消失。所以,信用货币,是不可靠的。但它会形成明显的规律型周期现象。
正因为这种周期符合一定规律,从而也就会成为高认知套利者向普通人进行收割的工具。
理论的东西我们不多说,我们还是直接上数据。
2023年7月,M2是285万亿,其中,国家发行的基础货币是多少呢?只有34.8万亿。也就是说,国家发行的货币,只占M2总额的12.2%。其他则全部是市场参与者,包括你和我,向银行借款时创造的货币。
我们先来看下基础货币的这些年的发行速度。
有两个时间点,货币发行明显偏高,一个是2007年,那一年是我们近30年里经济增速最高的一年,另一个就是2009~2010前后,刚好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而进行的货币超发。
但在2015年之后,货币发行一直非常克制。基本和GDP增速是匹配的。前央行行长易纲说要维护币值稳定,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我认为他是做到了。
我们从基础货币余额角度再来看一下。
可以看到,在疫情前,基础货币基本上保持稳定略升,在疫情期间,余额略微有所增大。这个速度,是明显慢于M2的增速的。下图是M2余额的走势图。
我们对比可以发现,M2的增速,要远远高于基础货币的增速。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
大家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舆论下,都在增加负债。而每份债务就是新增的一份信用货币。所以信用货币的增速远远快于基础货币。
通货膨胀本身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有人借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名义,让你高负债并卖给你毒资产(高估值房产)。
我们直接看跟负债水平高度相关的货币乘数的统计图。
可以看到,2015年之前,货币乘数一直较为稳定,但2015年之后,在房价大涨,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货币乘数开始持续飙升。
2023年7月,也就是上个月,货币乘数达到了创纪录的8.2。那我们货币乘数的极限在哪里呢?答案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目前我们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0.75%,仅以大型机构看,货币乘数的极限是9.3,考虑到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更低,我们保守估计货币乘数的极限在9~11倍。
而现在已经8倍多,离极限已经很近了。靠债务去推升资产价格的空间极为有限。相反,短期债务周期可能已经实际见顶。房产价格持续下跌的风险与日俱增。
我注意到上周,达利欧发文建议中国应该更早的去杠杆。但实际上,我们国家在2017~2018就在提去杠杆了,当时总体杠杆率是240%,但谁也没想到又突然来了个疫情,结果到现在杠杆率反而攀升到了280%。导致了目前更为困难的局面。
而这种困难的情况,决定了必然有人要成为代价。
二)债务的良心
杠杆也好,债务也好,当这种工具发明出来的时候,本意是要提升社会效率,造福社会的。
但实际上,就像刀本身并不会伤害人,只取决于使用刀的人一样。债务其实是把双刃剑,当你因为一个好项目而借债,那么它就是提升效率造福社会,但你也可以单纯使用它来掠夺别人的财富。
我们简单举例来说明。
假设有个村子,是独立的经济体,有10个农民,每个农民每年创造100元的产出,于是这个村子的GDP就是1000元。
这时候,你作为村长和操盘手,发现如果造一台水车,可以使农民工作效率提升一倍。但造水车需要2000元。没有任何一个农民能拿得出钱造水车。于是你负债2000块,也就是以GDP的200%杠杆率去生成信用货币2000元造水车,造好后,租给农民使用,农民因提升效率每年能多赚100元,你从多赚的100元中收取50元作为租金。由于有10个农民,于是四年后,你的水车回本了。归还债务。
于是整个社会效率提升,农民和你都多赚了钱。但这其中是有代价的,就是在你借债的那一天,市场凭空多出了2000元,货币增多但效率没增加。于是物价出现上涨。农民存款的购买力下降。但等你归还债务后,多出来的2000元再次消失,物价又恢复了原价。
这时,因为社会整体效率提升了100%(GDP提升100%),你作为村长,可以增发100%的货币,使得物价不变。于是农民的效率提升了,工资也上涨了,而物价由于货币增发速度和GDP增速匹配也没发生变化。
这种,就是良性的债务。但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套利点。可以利用它来掠夺他人财富。
那就是在加杠杆周期,即便我们没有好的项目,但如果我们可以找到通胀的锚资产,比如房产,通过买房等操作去借款生成货币,那么在社会的资产和物资不变的情况下,新增的货币通过债务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就会造成资产和物价的上涨。
相当于我用我新增的债务货币,去稀释了别人手中的存款,在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别人的存款就只能买到更少的物资和资产,也就是,货币贬值了。在货币贬值阶段,债务持有者掠夺了存款持有者。
可以看到,在货币贬值的心理预期下,2015年后,货币乘数从4倍极速上升到了今天的8.2倍。信用货币正狂飙突进。
可信用货币的扩张是有极限的,债务周期到顶就有反转的风险,这个风险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先看看国家是怎么支持良性债务,打击套利债务的。
国家支持经营用贷款,是支持良性债务,支持首套自住房产,是支持人们的生活。不支持多套房加杠杆去稀释别人存款。是对套利债务的打击。
但问题在于,你无法阻止炒房客借用经营贷的名义,来实际加杠杆套利。我们来看下居民经营贷的具体数据。
可以看到,在2020年疫情后,蓝色的经营贷增速开始持续走高,并反超房贷增速。到2021年一季度,经营贷达到增速峰值25%,随后国家开始严厉打击用于买房的不合规的经营贷,于是增速开始下滑,但等到风声过后的2022年,经营贷增速又重新走高。并维持在15%~20%。而红色的房贷增速在疫情后则一路下滑至负数。
现在,居民经营贷已占居民总贷款的27%,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套利者利用经营贷绕过限贷限制买房,也有部分人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
不过,当你认为套利者赢定了,其实他们的危险也正在悄悄逼近。这正是我们前面按下不表的部分。
三)周期的反噬
我们说,在加杠杆周期,你要先加杠杆,先拿到货币,这样你才能稀释别人的存款,转移别人的财富。而当变盘点临近,整个社会的杠杆拉满,货币相对资产,就达到了一个最高值,这时你卖出资产换回货币时,就可以换回最多的货币。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现如今,杠杆已经非常逼近极限,周期反转已然来临。
年初,在自媒体的一片楼市叫好声中,某些初级炒房客开始入局,甚至某些楼市V也在买入。但楼市却在短期的高成交后开始了下跌。于是这些人也被套在了年初的山岗上,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印证,大家的杠杆实在是加不动了。
既然债务已经很难持续增加,那么现在的信用货币,在周期中就是最多的时候。那么先知先觉的套利者,转而开始去杠杆,用资产换回货币,用货币平仓债务,货币减少导致资产下跌,然后开启了一轮去杠杆周期。
去杠杆周期,你要抢先去杠杆,你才能卖出高价的毒资产。
那对于没有资产的同学呢?那就只能做到,不要去逆势加杠杆,去接盘毒资产(高估值资产)。
四)认房不认贷的作用
回到政策问题,认房不认贷也好,或是限购限贷放松也好,其实都解决不了债务周期反转的问题,只是让杠杆去的不要太快。当有人在去杠杆时,可以通过认房不认贷的政策让少数人去加杠杆进行对冲,降低杠杆去化速度。让整个过程变得相对平滑。
楼市大跌是会有问题的,但缓跌就问题不大。
不过这个政策也不新鲜,杭州去年底就改为认房不认贷了,但市场在短暂的骗炮后便又是一路下行。那在这之后,就只能期待其他政策来续命。
京沪楼市无论认房不认贷政策是否真正落地,但至少意味着政策的确定性,一旦确定,买卖双方博弈,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下跌正要展开了。
五)后记
我们这一代,亲眼目睹的都是父母那一辈拼命存钱,然后因为通胀,钱都被稀释掉了,购买力打折了。这个稀释的本质原因,一方面是因为GDP高速增长,必须发行匹配GDP增速的货币,另一方面是居民杠杆率持续上升,增加了信用货币。用股市的说法,就是业绩和估值的双扩张,造成了戴维斯双击。
但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只是从我们视角出发的看法,从外国人视角来看,人民币相对美元可没有任何贬值。比如在日本,人民币现在能买到的东西相对几十年前不但没有任何减少反而有增加,因为人民币相对日元升值了。
而当GDP高速增长期过去,在去杠杆周期时,我们会看到完全相反的景象。就比如日本这一代同龄人看到的是,日本物价几十年没有任何变化,而他们的父母辈却在持续辛苦还债,一辈子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对于普通人,最悲哀的就是,当你没有债务没有资产而只有存款时,物价就猛涨。而当你相信了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开始负债买入资产抵御通胀时,资产价格却悄然开始了下跌。你就是那个最后一棒。
因篇幅关系,本文还有一个GDP增速下滑的问题没说,如果GDP高增速能维持,那么即使没有主动缩减债务,GDP的高增长也能被动去杠杆。也就是分子(债务)不变,但分母(GDP)增长快,也能使得杠杆率下降。
这个我们下次有时间再写吧。
重远投资观
我们平民怎么做都是错的
使劲跌,我特么就想看烟花
然而今天房地产又涨疯了,垃圾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