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大多数女生都不愿接受的真相
今天写一篇情感文,起因是前一段时间,接了一单一对一咨询,咨询者是生意人,奋斗了一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买了十几套房,美国也有一些产业。但是自己名校毕业的独生女却爱上了一个不良少年,劝分很难且已经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咨询者认为对方有套路自己女儿之嫌,于是希望额外付费来寻求切断女儿情愫的方法。
对于他们的焦虑,我是很能共情的。在生意场上历经千辛万苦,扛过无数刀光剑影,持续奋斗才打下的一份家业,可一旦傻白甜的女儿在情关上被人攻破,所有的财富积累,也就尽数流入他人之手。
三星公主的例子,总是让富一代们,不寒而栗!
所以,尽管我们是一个主聊财富投资的公众号,但为了财富的保全,我们没办法绕过情关博弈的问题,我甚至愿意把其称为,财富板块的最后一块拼图。
所谓“真爱”,实际上并不神秘,也并不崇高,它实际上是大脑内部的一些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的一种幻觉。它其实是可以被人为操控并制造的。
用通俗的话说,我们是有底层逻辑和方法论,来给一个异性制造这种幻觉,让她(他)对你产生强烈的爱情感觉,并让她(他)死心塌地的爱上你的。
详细的理论和操作手法,在今天一篇文章中很难详细述说,但我们可以先说一个逻辑大概。
十几年前,我在日本工作时,曾看过日本电视台播放的一个纪录片。大致讲述的是,日本的一些女生,在恋爱中完全被男朋友精神控制,被要求每小时都要发消息进行一次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
为什么这些女生会答应如此过分的要求?
因为“真爱”!
有人可能会说,这并不是真爱,只是畸形之恋。但如果只是从爱情感觉上来说,从产生爱情的本质,也就是大脑的那些化学反应来说,这个就是“真爱”。
在这里,“真爱”并不指代崇高的爱情,而是大脑对于异性的成瘾机制。
我记得当时还有一首宇多田光的歌曲,描述了日本这种现象,名为《Prisoner of Love》,歌词以“我是你爱情的囚徒,仅仅是爱情的囚徒。。。”开始。
无独有偶,国内曾发生过的北大女生自杀事件,该女生被男友要求先怀孕再流产,做绝育手术等,这个在百度百科上也能找到。
这些现象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恐惧。原因在于,如果一个女生连男友极其过分的要求都能答应,连死都不怕,那么钱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作为富一代的父母们,是根本无法从理性上去说服女儿的。
恐怕最终也只能依从于女儿的意愿。
这里的博弈核心要素在于:爱情感觉,是非理性的,所以很难通过理性去对抗(这也是父母的理性劝诫无法生效的原因),而非理性的爱情感觉,又是可以被对手盘通过特定的手法刷出来的。
这就使得我们财富的最后一块拼图,“情关”博弈,如果不补齐的话,我们在代际传承之时,财富就随时会处于危险之中。
因为所有的财富转移,都可以借由“爱”之名。异性成瘾之下的囚徒,连死都不怕,哪里还能管得了财富流失。
所以我们不得不从爱情产生的源头,从异性的成瘾性机制去入手,去解构这一切。
我们接下来详细说明。
首先,你试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对异性产生初始的爱情感觉。我想很多男生可能会说,对方漂亮,我就会有感觉。
但是,漂亮又如何定义?这个其实取决于观察者,而并不取决于主体。比方说,对男人来说,女人的身体曲线是世界上最美的曲线。但在一头公猪的视角里,就一定不是女人,而是母猪的曲线变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曲线。
美,没有特定标准,只是观察者的主观感受。
所以爱情感觉是什么,是我击中了你的非理性判断的,潜意识里的审美。这种审美可能是基因带来,也可能是你的成长环境和集体意识带来。
这里的美,不单指样貌,也包括言谈举止,财富背景,甚至某些怪癖。原因可能仅仅只是这种怪癖,击中了观察者童年的某段经历。但这个不是我们本文讨论的重点,不展开。
好了,如上所述,如果我要让你产生爱情感觉,那么就有两条路径可以采用。
第一是,我的样貌,举止,甚至怪癖,刚好击中了你潜意识中的审美。
第二是,我没有击中你的审美,但我可以绕过你的审美,直接修改你的潜意识,让你的潜意识认为我最美。
而第二条路径,就是本文要说的,刷出爱情感觉的底层逻辑。
如果说第一条路径,尚是理性可以控制的爱情感觉,那么第二条路径,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出理性控制的爱情感觉。直接修改潜意识而产生的爱情感觉,会比击中审美要来的更加让人欲罢不能。
可是,又要如何修改对方的潜意识呢?
答案是,痛和多巴胺!
举个例子,当每个人第一次接触辣椒,并感受到这种痛觉时,一定是不喜欢的。可是为什么,每个人都会逐渐开始对辣椒上瘾,然后越吃越多呢?
这是因为,在舌头接触到辣椒感受到痛觉时,为了缓解这种痛觉,大脑就会分泌内啡肽,多巴胺来缓和痛苦。所以,人们是对多巴胺上瘾,而非对辣椒上瘾。只是辣椒恰好能引发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分泌。
但是吃辣椒的人,并不能区分,喜欢的到底是辣椒引发的多巴胺分泌,还是辣椒本身。在他看来,这两者根本就是一体的,所以他的潜意识,就是认为自己喜欢上了辣椒。
回到两性关系中来,当对方的某种多巴胺分泌只能依靠你来产生时,对方同样也就无法区分,到底是喜欢多巴胺,还是喜欢你。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原理,也是来自于此。
请注意,这里的重点是,对方的多巴胺分泌,只能依靠你来产生,这样对方才能把喜欢多巴胺,当成是喜欢你。
从这个理论看,当舔狗是没有前途的。舔狗所做的一切,没有排他性,比如送一个LV的包包,确实会让人心情愉悦,但LV的包包,是所有人都能送的,这种愉悦并不一定要经由舔狗产生。
而你如果希望多巴胺分泌的途径只能由你产生,那你就必须先适度的制造痛。
也就是说,并不是让你满足她(他)的需求。而是要先制造痛苦,然后这种痛苦只能由你来解除,解除后,大量多巴胺分泌,她(他)会感觉到开始对你产生感觉。
并且,这种痛苦和痛苦解除,需要多次反复实施,痛苦解除后的快乐也要尽量拉升,让痛苦和快乐形成两个极端的张力,每实施一次,她(他)的感觉便加重一分,直至最后彻彻底底的爱上你。
十几年前我在看完日本纪录片并和几个要好的日本朋友讨论这一块的原理时,发现日语里的一个词,“繰り返す”,比较完美的表达了这个意思。也就是持续循环的切换痛与快乐。
两性之间的痛,却又不得不由对方来解除的,指的又是什么呢?
比如恋爱早期的消息延迟回复引发的轻微焦虑感,比如恋爱中期的突然失联引发焦虑和戒断反应**,比如冷暴力引发的情绪低落,再比如要求设置冷静期,或是假性分手引发的强烈戒断反应。**
但是,要注意,这里的痛,其程度要恰到好处的拿捏,在痛和快乐的多次循环中逐渐加深,每次的痛不能超过当下的感情基础。就好比吃辣椒,每次轻微的加量,最后就会逐渐上瘾,但如果一次辣椒放的太多,那就直接玩砸了。
理论总是枯燥的,我们还是举例来说明。
比方说,在仅仅还是处于好感度的早期阶段,微信的延迟回复,就是一种轻微的制造痛苦和痛苦解除的闭环小套路。
当你发消息给喜欢的人,对方却没有回复时,你可能会觉得对方在忙,并不在意。但如果过了几个小时还没有回复,你可能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你的情绪开始低落,开始产生焦躁感。也就是你的精神开始“痛苦”,并且这种“痛苦”,只能由对方的回复,才能解除。
你只能焦虑的等待对方的回复,甚至再次发新的消息希望唤起对方的回复。终于,在几个小时后,对方回复了,并告知你没能及时回复的“客观”原因,向你道歉,你的情绪一下子又被拉起来,多巴胺大量分泌,愉悦感涌上心头。
你一点也不怪罪对方让你焦虑的几个小时的等待。
在这整个过程中,你的情绪因她(他)而低落又因她(他)而高涨,精神因她(他)而痛苦又因她(他)而快乐。
请问经过这样一个痛苦和痛苦解除的过程,你是更爱她(他)了还是更讨厌她(他)了。无论你的理性怎么判断,潜意识已经把你向他推进了一步。
如果这种循环多次反复发生,你就会越陷越深。除非你横下心来实施永久戒断,否则你就会越来越对她(他)上瘾,然后离不开,也就是你陷进去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戒断,戒断会导致痛苦的戒断反应。如果戒断是被动的,对方向你发起的(比如假意提出分手,或是设置冷静期,不接电话等),那么你会陷入痛苦的戒断反应,并且这种痛苦的解除,也只能依靠对方来完成。通常来说,对方发起针对你的戒断反应,然后再将你从戒断反应解救出来,一打一拉形成多巴胺分泌,这就会变成推动你陷入对她(他)成瘾的利器。
我们再举一个发生在我们知识星球会员上的例子,去年11月我收到一个提问,提问者在和已婚女聊天一个月后被动的承受了戒断反应。
在这个例子中,提问者和已婚女尽管只是朋友关系,但在聊天一个月后,女人开始抽身时(消息不回),让提问者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戒断反应,以至于提问者到星球来询问调节方法。
由于这种戒断反应产生的痛苦,只能通过已婚女的反馈来进行解除。所以她其实是有能力拿捏提问者的(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她是无意的,善良的),一旦她后续拉他出来,他在痛苦消除并获得快乐的同时,反而会离危险边缘更近一步。这个问题的评论区有人留言说,已婚女段位比提问者高不止一个层级。
好吧,我们来假设一种场景,假设女方是一个高段位的小三,目的是上位,而你是一个有钱人。
站在小三的立场,在我向有钱人的原配发起摊牌和总攻之前,我一定要通过异性成瘾技巧(戒断反应的发起和结束)让有钱人完全陷入对我的成瘾,并死心塌地认为我是真爱。然后才可以让原配知道。
因为此时原配即使知道了一切,能打的牌已经很有限了。
并且在我每次针对他发起戒断反应时,我都得提前找到一个道德高尚的理由。
我们来看整个过程。
小三向有钱人发起普通朋友式的聊天,并在一个月后主动向他发起戒断。
这时场景就是星球提问的场景,他处于情绪低落和戒断反应的痛苦中,并渴求她的反馈。
她晾他几天后,约见面,他必然赴约。
“这几天不回你消息,是因为我发现对你有了一点感觉,我很害怕这样下去会不可控,因为你有家庭。但这几天不回你消息让我也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他急于摆脱戒断的痛苦,“我这几天情绪也很低落,咱先把有没有家庭的事情放一边,先遵循我们内心的感觉吧”。
于是关系成功被推进,但这并不是终点,在让他快乐几周后,必须要再次主动发起戒断。
戒断理由么,自然是千篇一律,“我这样太不道德了,我无法忍受我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才回避你。可我始终处于爱你和道德的夹缝中,我太痛苦了。”
戒断和戒断解除,多次反复后,潜意识就会把戒断解除的多巴胺分泌快感和她做强关联。于是他对她的成瘾性就会逐渐加深,她再通过PUA学里的服从性测试来评估对方的成瘾程度,就能决策什么时候向原配摊牌并发起总攻。
在这整个过程中,从他的视角看,她多次因为道德想要离开(实际是假意离开,故意选在发起戒断的时间点),结果是我太爱她了,才把她拉了回来。所以她不是贪图我的钱财,也不是她不道德。
但真实情况呢?所有的节奏都在她的把控中。
一旦到了摊牌的时候,原配能打的牌就很有限了,因为用婚姻道德去对抗潜意识的爱情和成瘾,难度极大。
因为当原配知道时,小三已经利用情绪的打压拉升循环,把他的真爱感觉,刷出来了。
但是不是原配一定没有翻盘的机会呢?也不是,我当然也有翻盘和击退小三的办法,但本篇限于篇幅关系,就下次发文再做介绍。
同样,渣男收割已婚少妇也都是同样的套路,同样的先给甜枣,再以“不愿破坏别人家庭”的理由制造戒断反应的痛,然后再拉回,如果少妇对人性理解不高,90%以上概率会沦陷,但限于篇幅原因这里也不展开了。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戒断反应存在痛苦有效期,所以优势方的解除戒断痛苦要适时,一旦时间长了痛苦方扛过去了变成了永久戒断,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去年的胖猫事件。
胖猫因接受不了分手,打算跳江,在死之前还转账了6万多给谭某,并备注“自愿赠予”,这说明他是真的对谭某重度成瘾。而这种成瘾,靠的就是“痛苦-痛苦解除”(被谭某要求冷静期,或是分手,再复合)的循环达成的。
但如果追溯他们认识的早期,谭某并未在刚开始就击中胖猫的初始审美,并且是谭某首先暴露的需求感。
谭某是在后期通过有意或无意的“制造戒断反应痛苦”和“痛苦解除”循环来让胖猫陷入爱情,并获取了主动权。一旦获得主动权,之后也就都是打顺风局。
也就是谭某选的也是第二条路径,修改了胖猫的潜意识。
好了,今天的文章,对异性成瘾的大致逻辑介绍了个大概。
总体来说,要让对方爱你成瘾,是要给对方制造对你的需求感(需求感最强的时候,就是戒断反应的时候),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对方。
是要先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让对方有适度的痛,然后才给更多快乐,并形成痛和快乐的反复循环。而不是要让对方一直快乐。只有痛,才能在其潜意识里把痛苦解除的快乐多巴胺和你做强关联。
今天写下这篇情感文章,其实是有点纠结的,我过去曾少量写过一些情感文章,但着眼点均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并真诚的互动,最终实现美满的婚姻生活。尽管我很早就研究并理解了两性互动成瘾的一些底层逻辑,但我总是不太愿意去写它。
但由于做知识星球以来接受到的各种提问,以及一对一咨询,我开始觉得,这些知识,可能对于有些人,也是有必要的。就比如文章开头的例子,独生女爱上不良少年这种;再比如北大女或胖猫如果知道这套理论,知道只要硬抗戒断反应,走出新的人生也就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走上绝路。
出于自保,出于财富保存的最后一块拼图,每个人最好都去学习如何找到并匹配优质异性。了解两性互动的底层逻辑,以及各种PUA手法或套路。以确保你能成功识别各种套路,确保自己安全的同时,找到那个理想的另一半。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重远投资观
学会了,帮我约一下刘亦菲
学习
好好好
好好好
阅
6
阅
阅
阅
好好好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