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的三个启示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去世,享年79岁。
宗庆后,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不仅三次荣登中国首富,也赢得了包括官方和消费者在内的一致尊重。说实话,纵观过去的富豪榜,以及一众自改开初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能有这样的善果,非常不容易。
我相信,一个企业家,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以及一日千里的巨变时代里存活下来已属不易,而能取得首屈一指且长久的成就,定有其过人之处,值得后人学习。
#01 先上车,再摸索
宗庆后的出身一般,甚至可以说对他后来的人生没什么太大的帮助。他的父亲宗启騄,曾经在汪伪政权宿迁县政·府任职,后来又站错了队,这样的履历,在过去肯定过得不会太好的。解放后,他做过一小段时间的运输生意,但很快以失败告终。特殊年代,他的身份给他和家人都带来巨大的麻烦。
宗庆后一共5兄妹,最终养家的职责,主要由他母亲王树珍担当。王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女性,所以解放后获得了杭州一所小学的教师职位,这是他们一家人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了。
● 宗庆后(后排中)
宗庆后小时候的记忆,大多是贫穷和困苦的,但母亲的这份教职,却是他命运转变的萌芽。
转机出现在1978年,那是一个“春天”,改革开放了。那一年,国家出台政策,上山下乡的知青,如果回城,可以顶父母的班。
就这样,王树珍提前办理了退休,让在下乡做知青十几年、年纪三十多的宗庆后顶了班,有了一个正式编制工作。但因为宗庆后只有初中学历,当不了老师,结果就被安排进区文教局下属一所小学办的纸箱厂当糊纸箱的工人。
接着第二个机会出现了,1987年,宗庆后所在校办企业,顺应市场化改革潮流,决定将经销部承包给私人,条件是:承包者必须承诺完成年产值40万元,上交利润4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此前,该区的校办企业年利润才几千块而已。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宗庆后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胆识和勇气,咬牙承包下来,这是他成为企业家踏出的第一步。这年,他42岁。实际上,他为了确保自己获得这个机会,原本只需承诺上交4万利润,被他提高至6万。
● 上城区校办厂经济承包合同书
一般人想不通他的胆子为何那么大,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任何企业管理和经营经验,1960年代,他凑钱走街串巷炸过爆米花,在杭州火车站卖过红薯,父亲做商人时也曾经跟他聊过相关的故事,以及在纸箱厂主动转岗去了做了一名供销员,有机会天南海北跑一跑,但也仅此而已。
有人说,他之所以赌上一切抓住这次机会,只是因为他年至中年,想为人生做最后一搏。事实,也确实如此。从他后来的经营过程来看,他实际上并无把握经营好一家企业,完全是“先上车,再摸索”的状况。
校办企业经销部承包下来后,一开始做的是向当地中小学供应校簿、文具、拖把、扫帚等,但在当时,一个橡皮2分钱、一本作业簿6分钱,利润仅几厘钱,这样的利润率根本无法一年赚到6万元。
宗庆后果断放弃旧业务,改去浙江湖州的一个冷饮厂,拉来了冰棍和汽水,做冷饮批发。但一次进货,才进一两箱冰柜,售卖全靠登三轮送去各大街道小店。而那会一根冰棍最多也就赚4分钱,倒是比卖文具强点,可利润依然太低,撑不起6万的年利润。
真正的机会,来自宗庆后的弟弟所在的一家名叫“中国保灵”的公司。这家公司生产一种花粉口服液,号称有保健功能。由弟弟牵线,宗庆后与该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代销该公司的花粉口服液。
怎么代销呢?宗庆后利用了所在校办企业背靠上城区文教局的优势,帮他向全区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去推销。有了这层合作,花粉口服液仅3个月就卖掉了120万盒。经销部承包满一年之际,宗庆后和同事们完成了436万元的经营业绩,上交了22.2万的利润。
自此,宗庆后获得“能人”称号,人生的局面一下子打开了。
从上述这段履历来看,宗庆后42岁那年,选择为自己的人生搏一把,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是他最为关键的一步。后来他利用背靠文教局的优势,当然也“功不可没”,但这样的资源或机会,依然是在他冒险踏出第一步之后才会去主动找寻的。
所以他这段履历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似乎是这样的:做事业,很难有万全准备,条件不成熟,成功的概率极其微小,要不要上?宗庆后的答案是:先上车,再摸索。
#02 着眼长远 自创品牌
宗庆后代销卖花粉口服液,已经算非常成功了。但有个公关危机,迫使他不得不转型。
这款口服液卖了一年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说它含有激素,小孩吃了容易导致早熟。这对品牌而言,无疑是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作为教育部门,面对这样的传言,无论真实与否,自然也是不敢冒险再帮忙推销的。
宗庆后意识到了问题的致命性,一开始企图说服生产商转型,放弃这款产品,但生产商不愿意。如此一来,宗庆后便又一次来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是继续代销这款口服液,还是自己去做研发,做一款新的口服液?
路径依赖,避难就易,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宗庆后选择的却是更为艰难的后者。
他先去浙江医科大学找了营养学专家朱寿民教授,利用中医中用于健胃消食的山楂、桂圆、红枣等食物,搭配出了一个新配方;然后又请胡庆余堂的技术能手张宏辉,将其配置成口服液;再邀请了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顾馥恩,优化生产流程和改良生产线,开发出了口服液的生产线。
这一阵套组合拳打下来,最核心的,是不惜成本地找寻人才、利用人才。而宗庆后确实堪称一代企业家之典范,他在人才方面的投入,是非常舍得花钱的,近乎不计代价。
为了请来胡庆余堂的张宏辉,他把文教局刚刚奖励他的一套3室1厅房子让了给了这位专家,而他和家人,则借住在学校教室,打地铺。
这样的做事魄力,天底下又有几个人做得到呢?
众多杰出人才相助,新的口服液产品很快就研发出来,也是在这时,他通过杭州媒体征集,为这款口服液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娃哈哈。目的也简单,就是为了将产品定位在当时2亿儿童身上。那个年代,产品聚焦定位这种商业理论,还没像现在这么像常识。但从日后来看,“专做儿童生意”这个早期的精准定位,是宗庆后日后获得成功的关键。
产品有了,名字也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卖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对现在的企业而言,是最为头疼的。但在当时,市场上同类产品还不算太丰富,这倒不是太难,简单来说,花钱砸广告就够了。
当时媒体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人们的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所以只要每个城市挑出两三个主流媒体合作,效果就会非常惊人。至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那更是全国性最重要最有垄断性的注意力经济平台了,要发财,要做大,那就非买不可。
这方面,宗庆后算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除了人才上花的钱外,他几乎把所有身家都用在了广告上,钱不够就借。身边的朋友家人,自然有所担忧,但他是不计后果的。
结果是,他再一次押对了。当时内地的广告,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没有太多限制,而资讯来源相对单一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正规报纸和电台上的东西,往往深信不疑。
销售渠道虽然比较单一,只有国营糖酒商店和供销社,但因为有了狂轰滥炸的广告的背书,也不难开拓。很快,“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央视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也成了全国畅销饮料。
所谓创业维艰,难就难在一个“新”字,因为新,所以未知而恐惧,因为新,就需要对未来有一个清晰且乐观的预判,考验一个人的长远眼光。宗庆后这段履历,最重要的启示,是他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且做了,就不惜成本地投入,不留余地。
当然你会问,如果预判错了怎么办?其实真没什么怎么办,继续坚持一样的行事原则,可能是唯一的路,反正活着,就按自己的判断来,这就是人生。
#03 包袱即财富
宗庆后这一代企业家,都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所谓“姓资姓社”或叫产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名利双收,处理不好,可能既丢名也丢利,甚至锒铛入狱。
娃哈哈的市场做起来后,产能已经远远跟不上了,需要扩建厂房。可是扩建厂房,需要政·府批地,所以就需要向地方政·府打报告。但当时社会上正在热火朝天地争论“姓资姓社”问题,所以他私人承包的这家校办企业经销部发展起来的公司,打上去的报告也就经常石沉大海。
比较幸运的,娃哈哈的事业做出名堂后,当时新华社的一名记者来厂里采访。宗庆后抓住机会,一方面宣传了娃哈哈从无到有的创业奇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向外界表达了目前遇到的扩张难题。新华社的文章发表后,作为内参,很快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注意到了,并送到了国务院各领导和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省市参阅。
就这样,在zhōng yāng lĭngdăo的关心下,地方政·府很快主动找到宗庆后,以解决娃哈哈的扩张难题。
当时杭州有一家2000多名职工的罐头国营大厂,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效益不太好,又因为国际制裁,损失了外贸订单,导致生产线停工、员工无事可做、亏损严重,厂子欠着6000多万债务,并有700多退休员工。相关部门提议,娃哈哈不是要扩产嘛,要不就把这个大厂先收了去。
说实话,从娃哈哈的角度考虑,这不就是地方政·府要娃哈哈解决经济包袱嘛?
实际上,当时地方政·府也知道这事有点离谱,所以提出了多种兼并方案供选择。当时娃哈哈还是一个只有100多人的小厂,要吃下这样一个大厂,也是不容易的,那会娃哈哈存款就有七千多万,光吃银行利息,就能养活厂里所有职工,所以厂子原有的老职工,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花巨资去买这样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厂?
而原来2000多人的国营厂的职工呢,同样也不太接受自己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被一个势头正劲的小厂吃掉,该厂的工人甚至成立了护厂队,企图阻止这次交易。
总之,各方的压力是很大的。但宗庆后到了这家国营厂转了一圈后,没有太多犹豫,很快就决定出资8千多万整体收购该厂,包括负责全部退休人员、债务,一次性付清,以尽量避开产权争议。
那么,宗庆后为什么要力排众议冒这个险呢?
我们前面也说了,实际上当时关于此类收购,在政治和舆论层面,也是有风险的。很多人以为此类收购就是瓦解国有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复辟。
但结果再一次验证宗庆后这个决定是对的。当时浙江的领导非常认同他的作为,旗帜鲜明地支持他,甚至亲自到娃哈哈视察,以至于这场冒险,也就变成了一场赢得官方认可的大宣传,不仅让娃哈哈的产能跟上去了,也让它赢得了改革先行者的名号。
有了这次成功的收购,加上政·府的加持,上世纪90年代初,娃哈哈迅速扩张,在短时间快速兼并了100多家小厂,又创造了一个报纸头条。
时间来到1994年,当时国家在建设三峡大坝,需要安置大量移民,以及对口支援库区经济。根据国家部署,浙江省负责对口支援重庆、涪陵,派出了考察团到当地考察,宗庆后作为考察团的一员,分配到的任务,是兼并涪陵的三家特困国有企业。
这次兼并任务,其实跟上次兼并有点类似,本质上实际还是盘活地方资源,为地方减轻经济负担。
● 依靠“西进北上”,支援西部地区同时促进自身发展
意识到这一层,就像当年一样,宗庆后也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答应了下来,并且连夜做好了计划书。当时连一同带队去考察的浙江省领导,都感觉宗庆后答应得有点太快、太吃亏了,让他再多想想,随后赶来做可行性研究的22名娃哈哈同事,也几乎没有一人赞同。
但一向崇尚“民主集中制”、从来不设副总裁的宗庆后,一旦认准了,是不会轻易改弦易辙的。自此,娃哈哈的“西部投资”计划,就从这个明显“吃亏”的对口支援项目开启了。
娃哈哈为此投入了一个多亿,帮助当地安置了1200名移民,同时全盘接受了三家特困企业,一共1300多名员工。
比较神奇的,是这三家企业,在娃哈哈收购后,很快扭亏为盈,后来甚至成了能排进前十的当地重要企业。
除此外,宗庆后此举,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像第一次收购一样,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性赞誉。收购成功,娃哈哈在涪陵的工厂,赢得了当时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领导人的称赞、视察。
娃哈哈,因此一举成了良心民族企业的代表——这是做再多广告也无法赢得的珍贵资源。
很多人把娃哈哈的成功,归为创造了诸多类似“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这样的广告语,或者善于营销,又或者独创了所谓的“联销体”模式,即强制要求经销商打预计销售额11.7%的“保证金”、先交货款再发货、三级批发、严格定区域、定价、背负销售指标,完不成就动态清理。
说实话,这些利用规模优势推动的市场化营销手段当然很重要,但前提是娃哈哈要真能卖钱、真的畅销才行。否则,经销商是不会吃你的“霸王条款”的,而消费者也不会因为你的一句广告语而长期支持。
所以宗庆后真正异于一般富豪之处,还真不是这些营销手段,而是他真的懂内地的特殊国情、也懂人情世故。这或许才是他赢得财富的同时,也赢得了从官方到消费者的一致尊重的核心秘密所在。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娃哈哈的产品丰富起来,市场越做越大,期间也出现了几次比较危险的舆情,比如1992年,南京某部门通过《南京日报》和南京电视台,宣布娃哈哈果奶为不合格产品,禁止其在南京销售,又比如1996年《北京青年报》头版刊发了一篇文章,提到 “经卫生、防疫、公安、工商部门初步侦查认定,三名女孩均因饮喝杭州产娃哈哈果奶而中毒死亡。”
为化解这两次舆情危机,宗庆后都使用了同样一招,那就是请有关地方政·府领导或者关键部门出面,以协助娃哈哈澄清事实、排除错谬。
但问题在于,政·府为什么会帮他呢?显然,这与宗庆后本人多次不惜成本为地方经济排忧解难,且因此获得高层领导赞许,成为中国良心民族企业代表,是分不开的。
结论
娃哈哈壮大后,其实面临的危机,远不止于此上面提到的这些。进入2000年后,达能的收购危机,甚至一度差点令宗庆后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他对新奇的网络销售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所以企业在2013年抵达顶峰后,近些年的发展,相比过去,是不算顺利的。
但无论如何,这位42岁开始创业、坚持不开除45岁以上员工、一年只有不到5万花销的企业家、首富,都已算是超额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他去世后,有人称他为“人民企业家”,我觉得名副其实。他的贡献超越了一般的商业范畴,他做人做事的方法,也值得后辈学习。
公众号:书单
阅,良心企业家!
阅,良心企业家
阅,良心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