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师改革史,相同的人口与财政困局,对当下的借鉴。
随着近几年生育率的暴跌与各地财政告急,我国1800万教师未来将走向何方?教师是否依然是未来优质的职业选择,已经是当下的热点话题。
而相同的教师过剩困境恰好也发生在泡沫破裂之后的日本,并让日本走过了一轮教师改革之路。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重新回顾日本这段教师改革史,看看当年的日本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01 泡沫后财政与人口冲击
1990年由于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经济衰退冲击,日本财政体系开始迅速恶化,至1992年社会就迎来泡沫后首次财政赤字。
此后政 府被迫压缩经费支出,而占到每年支出五分之一的教育经费成为缩减的重点方向。但随着经费减少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政 府面前,那就是当教育经费大幅缩减后,如何才能供养庞大的教师队伍。
要知道此时中小学刚刚经历过70年代婴儿潮后的教师大扩招,全国有近100万中小学教师,正处于历史以来的最高峰时期。
而比经费缩减更糟糕的是生育率也开始暴跌,90年代本应是日本第三次婴儿潮时期。但经济崩溃后年轻人生育意愿大幅降低,第三次婴儿潮根本没有发生,这又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严重过剩。
最终政 府于90年代启动一系列中小学教师改革以缓解财政紧缺与教师过剩的压力,而这就是在日本教育界备受争议的平成教师大改革。
改革后教育经费10年间缩减近5成,大大缓解了财政压力。但也让教师的工作强度与淘汰压力大幅升高。如今教师在日本社会被称为黑色职业,是过劳死最严重的行业。
那么当年的日本究竟是如何进行这场改革,教师群体又受到了哪些影响,接下来我将按照时间线回顾这段历史。
02 教师大缩招 1992年—1995年
1992年文部省启动了泡沫后第一轮教师改革,而这也成了平成教师改革的开始。为了应对严重的教师过剩,减少新教师数量成了这次改革的核心。
5年全国招聘教师数量缩减近6成。据统计整个80年代日本总计招聘了42万名教师,而90年代只招聘18万名。
引用日本文部省
那么为何这轮缩招如此剧烈,其实除了减少教师数量,降低财政负担以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 府在第三次婴儿潮上的决策失误 。
80年代中期政 府提出第三次婴儿潮应对计划,当时预计70年代2000万出生人口将在90年代生育1600万新生儿。为避免70年代教育资源紧缺问题重演。
政 府在80年代后期扩招近15万教师,同时大幅上调教育经费。总务省统计,1985年教育支出占比还不到15%,而到了1989年就已经接近20%。
但今天的我们都知道,90年代正是日本少子化危机的开始,经济崩溃导致就业困难,民众结婚生育率大幅降低,婴儿潮并未如期到来。据统计90年代日本仅出生了1100万人,比预期整整少了500万人。
婴儿潮的消失直接导致此前的教师扩招演变成教师过剩。但当时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根本无法裁撤。因此只能选择先减少新教师数量。
但缩编必然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量教育专业学生无处就业。1995年全国教育学院就业率仅有50%,成为当时就业率最低的专业。
由于教育专业单一,一旦未能成为教师就很难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厚生省统计,整个90年代全日本有100万教育资格证持有者未能成为老师,其中大多数都是教育相关专业。后来这一问题也被称为就业冰河时期教师就业困境。
而更糟糕的是,由于教育背景与文科十分相似,此后未能就业的他们又与文科专业,在就业市场争夺本就稀缺的文科岗位,最终导致教师就业困境逐步演变成90年代的文科就业困境。可以说学生们成了第一轮改革的牺牲品。
那么牺牲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这轮改革就此结束了吗?
03 教育市场化改革 1996年—1999年
1996年通过多年的大缩招,日本教育支出开始回落,当年占政 府开支比例首次回落到12%以内。但Boden要强调,虽然教育支出减少但财政赤字却更加严重了。
这是因为泡沫破裂后社会失业率飙升,政 府被迫启动大基建计划,创造海量就业以缓解失业潮,而这又产生了新的财政赤字。
面对这一财政困局,此后政 府选择继续加大基建投入,这导致财政被进一步压缩,而教育再次成为压缩方向。而这也促成了泡沫后日本第二次教师改革。
1996年底,日本启动了第二次教师改革,当年政 府提出经济利益至上的教师市场化改革,此后义务教育由公益化向市场化转变。而在这轮市场化改革中,推广临时教师制度与扩大教师工作范围成为重点方向。
1. 临时教师制度
我们先说说临时教师制度,由于当时庞大的编制内教师给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其每年仅工资一项国库支出就高达三万亿。
由此政 府提出需要对教师编制实施只出不进的总量控制,此后新增教师基本以合同制的临时教师为主。
根据文部省数据,改革后临时教师数量增长近5倍,最高峰时占到全国教师总量的六分之一。
而通过该制度,正式教师数量被有序压缩 ,此后5年正式教师数量被缩减近7万人。但这轮改革又给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由于新增教师编制被严格管控,成为正式教师极为困难甚至需要国会议员进行推荐。
再此背景下,多数学生被迫成为临时教师,但要知道临时教师合同一年一签极不稳定,收入也仅有正式教师的一半。
这给后来的社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临时教师贫困问题。但站在当时,由于社会正处于失业潮期间,即使是没有编制的临时教师,也让无数名校学生趋之若鹜。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2000年东京地区的临时教师报名录取比例甚至低于9%。而其中大多是在缩编潮中没有找到工作的教育专业学生。
可以说大缩招后的学生们再一次成为了改革的牺牲品。
2. 工作扩大化改革
说完临时教师改革,我们接下来说工作扩大化改革,如果说临时教师改革还只是伤害学生们的利益,那么工作扩大化改革则是直接指向当时100万编制教师。
1997年政 府连续修订教师考核体系,行政性事务的考核比重被大幅提高。此后各学校的行政工作主要由教师义务兼职,由于不再需要为这些工作支付薪水。
改革后仅学校管理费一项就减少了4000亿支出。但Boden要说,虽然开支减少,但教师的工作强度却大幅提高了。
由于需要同时处理教学与行政工作,教师工作时间被不断增加。文部省统计,改革前教师工作已经十分忙碌,每周工作时长达到50个小时,但改革后竟直接突破62个小时。要知道日本过劳死的标准也不过60个小时。可以说教师们都在过劳死的边缘挣扎。
此后为了继续压缩经费,政 府又提出全科教师普及化,要求教师同时负责多个学科以压缩人力成本,这导致其工作时间被进一步拉长。这也是教师在如今的日本被称为黑色职业的原因,因为其工作强度即使在社畜文化中也是最高的存在。
但你以为他们面对的只有加班压力吗?
3. 校园失控问题
事实上当时教师还必须承担来自社会的巨大心理压力,而这就是让日本教师闻风丧胆的校园失控问题。
简单来说,受到经济崩溃导致的失业潮影响,学生们厌学情绪严重,认为即使努力读书也不能找到好工作,而校园暴力案件更是几何倍增长,1999年全国50%的刑事案件都与青少年有关,后来社会将这一问题称为校园失控。
但当时的社会并不认为这是经济问题,而是归结于教师的管理能力不足,家长们认为是教师不负责导致教育质量下滑。
而反映这种心态最好的例子,就是2000年以后龙樱与极道鲜师等黑道教师电视剧的爆火。这些黑道老师通过强力手段管理班级,最终让学生们考上名牌大学的电视剧。恰恰反应了当时社会对教师能力的失望,认为即使是坐过牢的黑帮成员也比这些教师们更有能力。
迫于社会大众的不满情绪,1999年文部省修订新的考核标准,强制要求教师降低所在班级的学生犯罪率。
但今天的我们都知道,校园失控的本质是经济问题,这又怎么可能是教师可以解决的。但民众的不理解与政 府的一再施压,又让曾经备受尊敬的职业成为经济崩溃后社会的出气筒,许多教师出现严重的自我否定情绪。
而这也是教师在如今的日本被称为黑色职业的原因,因为他们承受的生理与心理压力,远超其他职业。
至2000年,通过近10年的改革,日本教师人数首次被压缩至80万以内,同时教育经费占总支出比例也压缩至10%以内。
那么这场对教师们影响巨大的改革就此结束了吗。
04 大部制改革与教师改制 2001年以后
2001年由于长期的经济衰退与过量的大基建投资,日本财政已经处于崩溃状态,在此背景下,政 府启动了那场被无数公务员视为梦魇的大部制改革。
改革后原有22个国家部门被削减至仅有12个,海量公务人员失业。这场改革在不同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改革在乡村被称为平成大合并,导致一半的基层岗位被裁撤。在高校它引发了国立法人化改革,此后大学被迫自负盈亏。而对于教师,这场改革则被称为身份改制。关于平成大合并与国立法人改革我在此前文章已经回顾了,这里就不再多赘述了,我们今天主要说说这场身份改制。
2003年由于国库无力负担庞大的教师队伍,政 府决定对教师身份进行改制。此后教师不再等同国家公务员身份。政 府将学校的实际管理权限移交给地方,改制后中央每年只承担教师30%的工资,剩下经费均由地方自筹。
这场改革大大缓解了中央财政,其每年仅教师工资一项就减少了1.5万亿支出。但这场改制却给地方造成了承重的负担。因此后来社会也常常指责,这轮改制是将教师作为财政负担,不负责任的扔给地方政 府。那么改制后教师的命运是如何的?
由于当时各地刚刚遭遇过平成大合并的冲击,其财政根本没有能力负担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就此一场史无前例的降薪浪潮被开启。
2003年已经运行近30年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被修改:教师的法定津贴被大幅削减。
2004年政 府废除教育人才确保法:此后中央不再干预教师的工资待遇,各地可按照自身财政情况调整待遇。
文部省
法案废除后各地纷纷压降教师工资。
据统计降薪潮期间,日本教师综合工资下降近30%,2007年其平均工资甚至一度低于430万日元。要知道作为日本工作强度最大的职业,教师每月加班时长超过80个小时,这导致其时薪甚至一度低于派遣员工。
但比降薪更可怕的是铁饭碗被打破,由于不再归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再加上当时社会因为校园失控问题对教师的怨气。
2006年日本推出不合规教师考核法(不适切教师管理办法),一旦考核不通过就有可能面临失业。据统计法案推出首年有900名教师未能通过考核。
此后更是一路从严。出现过仅因数次缺勤就差点不能通过考核的案例。要知道当时还处于就业冰河时期,一旦失业就只能成为派遣员工,这种严酷的考核制度让教师们充满恐惧,不敢请假更害怕生病。
最终在高强度的加班、降薪与连续不断的考核压力中,日本教师终于出现了群体性崩溃。 2003年后教师精神疾病比重持续升高,最高峰的2010年,全日本轻度抑郁的教师占比高达30%。
更是有7000名教师因为精神压力过大选择辞职,占到当年教师总数的1%。
而厚生省统计,改制后每年有超过100名教师,因压力过大选择自杀,成为日本自杀风险率最高的职业。
尾记
2014年以后,随着70年婴儿潮时期大扩招的教师逐步退休,日本逐渐从教师过剩走向了教师紧缺,至2020年全国有11%的中小学存在教师缺口。
此后政 府开始不断扩招教师。至2024年招聘数量更是再次突破4万人,而日本上一次教师招聘超过4万人,还是泡沫经济时期的1989年的,如今教师荒已经成为日本各学校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望这一代教师群体,他们曾经是社会最受人尊重的一群人,但却在人kŏubào跌与财政危机中,变成了所谓的财政负担,最终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中,成为泡沫崩溃后的牺牲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分析师Boden,作者:分析师Boden
阅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