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从中国赚走 5000 亿,澳洲为何执意反华?只为一大权力!

是什么决定了两国关系?一般来说是经济利益,只要两国生意做得够大,就算是世仇也能化解,比如德法。

但盎撒海权国是个例外,对于他们来说,有些事比钱更重要,就比如中澳关系。中国连续15年都是土澳最大的贸易伙伴,澳洲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一年在5000亿人民币左右,占其总顺差的80%,中国就是土澳的头号金主爸爸。

你说就这个么撒钱力度,就算不穿一条裤子,也得顾及一下咱们的感受吧。

正相反,自2016年之后,在西方的主要国家中,除了美国,就属土澳的反华动作最大,不仅连续出台排华政策,封杀华为,还不断派兵去南海捣乱,这才有了遵义舰编队这次的绕岛巡航,导致土澳举国震惊。

你说两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澳大利亚这是抽的什么疯?

是美国的原因吗?不全是,主要是盎撒海权国的三观太奇葩,大陆国家的人很难理解。

这篇文章,我就从国家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视角,为大家解读澳大利亚敌视自家财神的深层原因。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南半球唯二的发达国家,2023年土澳的人均GDP高达64700美元,在全球能排第10,而且社会福利好,不像美国中下层那样手停嘴停,所以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那土澳靠什么致富呢?

靠大自然的恩赐,还有人们心中的大山。

土澳有3个外号,叫“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手持麦穗的国家”,分别代表了采矿业、羊毛业和小麦种植业。

很多人都以为土澳是靠这三大件发财的,那都是过去式了,如今只有采矿业才是真大腿,后两个加起来,还不如采矿业的零头。

澳大利亚一共有70多种矿产,很多都是全球最紧俏的货。比如铁矿,土澳是全球铁矿储量、产量和出口的三冠王,以2023年举例,其储量占全球的30.5%,产量占全球的38.6%,出口量占全球的56.4%。

根据澳洲外交贸易部的数据,铁矿石是土澳的最大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20.9%。第2是煤,占出口总额的19.2%,第3是天然气,占10.4%,第5是黄金,第8是原油,第9是铝土矿,全是矿产。

640.png

所以采矿业,就是澳洲最粗的大腿,占其出口总额的6-7成。

这第二大支柱估计很多人都猜不到,那就是服务业出口,主要是教育和旅游业,这两项一个排第4,一个排第6,加起来占出口总额的11%。

这个很好理解,中国每年有十几万学生去澳洲留学,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再加上游客,把土澳的GDP给抬上去了。

这就是英联邦国家的“教育产业化”国策,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国家印象,说白了就是祖上的余威。

第7是牛肉,第10是小麦,这都属于农业,羊毛啥的都排不上号。

所以澳大利亚其实就是个大矿主,再倒腾点农产品,最后靠着国家形象发点歪财,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只有5.39%。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数据,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也就是全球主要的工业国中,土澳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高居倒数第二,仅次于金融小强卢森堡。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基本告别制造业了。

土澳过去可不是这样,在1960年前后,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接近30%,比今天的中国还高,正儿八经的制造业强国。

640.png

这就是很多人认为土澳发达的原因,其实这早就是老黄历了,如今它只是个煤老板,和阿根廷一个德性,没办法,人们心中的成见如同一座大山,固有印象会持续很久。

你说澳洲都这个样了,还有没有必要花几十甚至上百万,把孩子送到1个大号阿根廷,去读个硕士或本科呢?我建议家长好好考虑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不管是从国家层面,比如这次绕岛巡航,还是从民间舆论层面,都在还原土澳的真实情况,随着信息差被慢慢填平,澳洲学历的含金量,恐怕是要持续贬值的。

在去工业化之前,澳洲的国策叫“背离亚洲”,因为当时的制造业中心在欧美,因此澳洲7成的农矿产品都卖到欧洲去了,进口也来自欧洲,尤其是英国。

但1960年之后,欧美开始向亚洲转移产业,于是东亚的制造业开始崛起,土澳干不过亚洲的廉价劳动力,导致制造业持续衰退,最终成了今天这个熊样。

不仅是去工业化,澳洲的矿产和农产品也卖不动了,因为1967年欧共体成立之后,欧洲就搞起了贸易壁垒,大幅提高了农产和矿产的进口关税,尤其是澳洲的最大甲方英国,对澳洲的进口大大减少,因此澳洲经济遭到重创。

但西方不亮东方亮,澳洲出口的东西,比如粮食矿产,那都是硬通货。而随着日本的复苏,以及四小龙和四小虎的相继崛起,东亚成为世界工厂,对矿产和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于是澳洲开始转变国家战略,从“背离亚洲”变成了“脱欧入亚”。尤其是澳洲前总理鲍勃・霍克(Bob Hawke),他在1983年刚上台时就表示,澳洲的命运在亚太,因为这个地方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640.png

霍克这人格局很大,眼光毒辣,为了尽快融入亚洲,他采用了多种手段,最出彩的当属“亚太一体化”。

1989 年1月,霍克在访问韩国时,说咱们在亚太地区成立个合作组织吧,具体操作就是设置1个部长级会议,把各国的部长都叫来,一起学习学习经济合作的事,尤其是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问题。

这个组织,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APEC,也就是亚洲经合组织。

霍克这一说,正中大漂亮下怀,说自由好啊,自由得学,于是撺掇各国积极响应。因此当年 11 月,首届部长级会议就在澳洲召开了,美、日、韩等12国都去了,APEC 正式成立,后来成了亚太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合作机制,霍克本人也成了“APEC 之父”。

霍克这一操作,把澳洲顺利拉进了东亚圈,这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霍克不仅格局大,眼光还很毒辣。当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霍克就判断,中国将成为澳洲的重大机遇,于是他在1984年出访中国时,就提出了一系列贸易方案,并在APEC成立之后力排众议,坚决邀请中国加入,于是中国在1991年正式加入了APEC。

在霍克的操作之下,澳洲开始全力转向亚洲,不仅转型成功,还搭上了东亚,尤其是中国发展的快速列车,这才能在去工业化的同时,依然享受着发展红利。

2009年之后,中国陆续成为澳洲的第一大出口目标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说白了,就是土澳的第一大金主。

根据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的官方数据,从整体上看,在澳洲的前15大贸易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就占了11个,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东北亚。

640.jpg

把这些地方标红后,是这样的。

640.png

大家可以看到,澳洲已经和亚洲打成了一片。

按理说,澳洲应该和亚洲,尤其是和中国越走越近,毕竟中澳贸易的占比断崖式领先,是第二名美国的2.5倍。

可盎撒海权国的世界观向来各色,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如果自身实力有限,那这种贸易格局其实犯了大忌,以至于让土澳寝食难安。

下面我就从地缘的角度,扒一扒土澳的脑回路。


澳洲曾是英国的自治领,虽然独立了,但它系统性地继承了英国的帝国和海权思想。

在海权国看来,一个国家的繁荣,最终就靠海洋贸易,这点在土澳身上应验了。而要保障海洋贸易,就必须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也就是本国商船的安全。

那如何保护海上运输线呢?两个前提,第一是控制海洋的交通枢纽,比如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第二是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去建立军事基地,否则这些枢纽你一个也占不了,都是人家的。

这都是《海权论》中的思想。

好了,让咱们回到上图,你说对于澳洲来说,哪条海上运输线最关键呢。一看就知道,就是从印尼所在的东南亚一路北上,经中国南海前往东北亚,也就是中日韩三国。

所以东南亚——南海——东北亚这条航道,就成了澳大利亚的命根子。而南海,就是这条线的关键海域,于是就成了土澳最关注的区域。

除了进出口贸易的安全,澳大利亚更担心的是石油运输的安全。

因为干不过亚洲友商,导致土澳的炼油能力是越来越差,到如今国内就剩下2家炼油厂了,所以汽油、柴油这些燃油基本靠进口。根据澳洲政 府的官网数据,2021年85%的石油需要进口。

这是去年,澳洲进口精炼油的五大地区,从多到少排分别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

640.png

可这些地方都必须先从中东进口原油,在本土精炼之后才能卖给土澳,比如韩国和中国,但中韩要进口石油又要走南海,新加坡即使不走南海,和南海也紧挨着,被称为南海的门户。

所以土澳就一直担心,如果有人把南海一围,那自己家的燃油立马断供,到时候不仅是汽车,就连飞机和军舰也得趴窝。

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土澳的学者们自己说的。

640.png

不仅是土澳,所有列强都盯着南海,因为从这过的船太多了。

根据联合国2023年的数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南海占全球海运总量的24%,也就是1/4。

所以南海就是个大号的苏伊士运河,为什么列强的军舰老往这跑,这就是根源。

在2016年之前,南海局势还算稳定,所以澳洲并没有太紧张,反而拼命和中国做生意。虽然美国很早就用“重返亚太”来围堵中国,但土澳保持了独立性,不仅拒绝站队,还在2014年把中澳两国,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澳大利亚甚至不顾美国的阻挠,在2015年执意加入了亚投行,把美国气了个死。

但2016年美国撺掇小菲在南海打官司之后,局面就变了,南海战事一触即发,关键时刻美国掉了链子,怂了!于是中国开始加快经营南海。

一看大哥在南海翻了车,土澳的心态一下子就崩了,于是中澳关系急转直下,澳洲的各路政客开始攻击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这么做是在压迫澳大利亚,甚至是在挑战自己的主权。

比如2017年12月,时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竟然用蹩脚的中文说了一句,“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意思是模仿新中国成立后做的主权宣誓。

第二年,澳洲政 府还颁布了《反外国干涉法》,并撤销了中澳的引渡条约,还把华为和中兴封杀了,于是土澳就成了首个禁止华为参与5G的国家。

土澳这一应激,把咱们很多人给干懵圈了,心想我们隔着你十万八千里,你这是得了什么大病?

其实这事也不难理解,除了刚才我说的南海对土澳的重要性,还有一点,那就是土澳这个国家严重缺乏安全感,焦虑一直是它的底色


在很多人眼里,澳洲的位置相当得劲,独占一个大洲不说,还四面环海,十分安全。

可澳洲的人根本不这么看,一提起自己的地理位置,本土学者全都焦虑的要死。大家可以代入一下,如果中国的东海外有这么一大堆邻居,总人口加起来是我们的86倍(东亚人口23亿,澳洲人口2660万),也就是1200多亿,而且在人种、宗教、历史、文化上,和中国完全不一样,全是异质文明。

人多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自己这块地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可人口太少,导致武德和咖位严重不匹配,你让那1200亿人怎么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徳不配位就是原罪。

可自己东西南三个方向全是茫茫大海,孤立无援,唯二能指望的2个大哥,全在万里之外。所以自从一战英国衰落之后,土澳就开始焦虑,再说北边还真有人揍过它,也就是二战时日本空袭达尔文港。

所以对安全的担忧,一直是土澳的一大心病,使它长期陷入了对亚洲的恐惧之中。因此日本、印尼、苏联、中国,甚至德、法这些欧洲列强,都曾被澳洲当作潜在威胁。所以别看澳大利亚个头大,其实它是种吉娃娃心态,看谁都像坏人。

澳大利亚明白,要确保航线和本土安全,单靠自己肯定没戏 。

比如澳洲前总理罗伯特·孟席斯(Robert Menzies),他在上世纪50年代就多次强调,澳大利亚要寻找一个大而强的盟友,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个大而强的盟友指的是英美,尤其是美国。

于是在1951年,澳新两国和美国签署了《澳新美安全条约》,条约规定,你挨揍就是我挨揍,大家必须一起上,平时还要参加联合演习。这就是土澳总跟着美国,来中国周边军演的原因。

可找大哥你得纳投名状啊,于是土澳积极参与美国的军事行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土澳是一个没落,自带干粮全程参与了。

2021年,澳、英、美三国还签署了“澳英美安全伙伴关系”,宣称要维持亚太的秩序。

大哥是傍上了,那如何保护澳洲本土呢?

这就要提到澳洲采用的策略——“前沿防御”。

一个国家要保护本土安全,一般有三种策略:前沿防御、纵深防御和弹性防御。

所谓前沿防御,就是尽可能把与敌军的接触线往前顶,最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以防止领土被敌军深入。

这种策略适合缺乏战略纵深的国家,比如西欧诸国,所以冷战后,北约就一直采用前沿防御策略,不断把接触线往东欧顶,这就是北约东扩的原因之一。

土澳这个国家比较逗,别看个头大,但超过85%的人口住在海边,内陆全是鸟不拉屎的地。

640.jpg

所以澳洲是丁点战略纵深也没有,只能采用前沿防御。

正巧英美两个大哥为了对付苏联,主动介入东南亚,这正中土澳下怀,因为这样一来,东南亚诸国就成了土澳的天然屏障。于是它就坡下驴,表示只要大哥在前头顶住,小弟必誓死追随。

于是在1954年,土澳加入了由美国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泰国、印尼等7国一起,共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

1971年,澳大利亚又和英国、新加坡、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签署了《五国联防协议》,由英国带头,领着土澳和新西兰,在新加坡长期驻军,以确保马六甲这个交通枢纽的安全。

所以澳大利亚把整个东南亚,都看作是自己的前沿阵地,把南太平洋也看做自己的势力范围,谁要是介入东南亚和南太,土澳就要炸毛,认为自己被侵犯了。

这就是盎撒海权国的脑回路,不管是海上航线还是交通枢纽,都必须在我的控制之下,而为了保护本土安全,东南亚国家就是我前线的沙袋,南太平洋这片也是我说了算,这就是规矩,以后谁要是介入,那就是威胁我安全,侵犯我主权。

所以海权国天生就是进攻性的,大陆国家的人很难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咱们的军舰去了澳洲海域之后,土澳全国惊恐的原因,因为什么联防、缓冲、前沿,都成了摆设,这下全明白了,原来根本就挡不住中国。

咱们很多人都在说,这次遵义舰编队去澳洲画圈,是在震慑土澳,希望它能老实点,以后少跟着美国去南海搞事。

我就不这么看,我觉得咱们这次去,是给澳洲吃定心丸去了。你小澳不是担心领土和航线的安全吗?没问题,你看你龙哥怎么样?来你这巡航一个多月了,说明哥的船坚,多次实弹演习,说明哥的炮利,055大驱带队,说明哥的弹多,绝对24K蓝水海军,保护你妥妥的。

再说咱俩生意做得最大,保护你,哥是最大受益者,所以跟龙哥走吧,哥护你周全,从今往后,谁也不能破坏中澳航线,就是大漂亮也不行。

“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不知道澳大利亚有没有这个慧根,去克服心中的大山。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两抖云